Search

攝影教學

Panasonic Lumix LX5香港區正式發表

Panasonic Lumix LX5香港區正式發表

要數多年來最幾典的幾部Prosumer級DC,相信無人會否定有 Panasonic LX3的份兒。這一部出了已經差不多兩年的機種,直到早陣子仍有朋友拿來跟其他牌子最新的Prosumer機作比較,此機給用家的良好印象可見一班。不過現在大家最關心的,相信就是最新的LX5能否保持LX3的地位呢?

發表於2010年8月08日

SONY推出三款大光圈新鏡 Distagon T* 24mm F2、DT 35mm F1.8、85mm F2.8 SAM

SONY推出三款大光圈新鏡 Distagon T* 24mm F2、DT 35mm F1.8、85mm F2.8 SAM

SONY推出三款 Alpha A-Mount 新鏡,分別為 Distagon T* 24mm F2、DT 35mm F1.8 與85mm F2.8 SAM。Distagon T* 24mm F2 ZA SSM (SAL24F20Z) 為全片幅所使用的大光圈廣角鏡;DT 35mm F1.8 SAM (SAL35F18) 和 85mm F2.8 SAM (SAL85F28)兩支鏡頭為較平價的選擇,同時兼容於全片幅與APS-C。

發表於2010年8月05日

Panasonic LX5 發表!

Panasonic LX5 發表!

距離 2008年 LX3 發表將近兩年的此際,Panasonic 再推後續機種: DMC-LX5,同樣是 24mm超廣角、F2.0大光圈、1/1.63吋 10MP CCD感光元件規格(並沒有改用背照式 CMOS)。不過 LX5 把變焦焦段由 LX3 的 24-60mm(2.5X) 延伸到 90mm(3.8X),更能滿足望遠端的拍攝需求!

發表於2010年7月30日

寶麗來之重生 – Zink無磨打印技術

寶麗來之重生 – Zink無磨打印技術

目前的相機市場,在眾多數碼相機、單反相機佔主導地位的競爭中,即影即有相機產品在相對小眾的群體中占有著絕對大眾的市場,而當中又不得不提曾經的鼻祖和霸主 - 歷史悠久的美國Polaroid,她經過死亡,之後靠Zink的新技術復活,讓我們看看其歷史和發展吧!

發表於2010年7月25日

一起享受菲林攝影!

一起享受菲林攝影!

踏入二十一世紀,數碼科技日益進步,人們可以容易享受到數碼科技帶來的方便。數碼相機的普及,令每個人差不多都擁有一部數碼相機,令攝影變得大眾化,人人都可以紀錄眼前的事物。當攝影變得大眾化時,不同種類的相機大家也會開始感興趣,加上lomo相機的盛行,使用菲林攝影的人愈來愈多了,但大家對「菲林」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發表於2010年7月13日

購買二手相機及鏡頭的檢查

購買二手相機及鏡頭的檢查

作為一個普通的入門攝影玩家,隨着技術漸漸精進,會發現器材漸漸不敷應用。但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有足夠的預算去購買最新的一手器材。在這個情況下,二手器材往往是我們的最好選擇。面對著二手器材,怎樣確保這些二手器材無病無壞?這篇文,就是分享一些檢查二手器材的經驗。

發表於2010年7月07日

淺談濾鏡(上篇)

淺談濾鏡(上篇)

濾鏡,是一種裝置在鏡頭前方的攝影輔助裝置,配合鏡頭不同的口徑而有各種不同的尺寸。又因為某些濾鏡特別罕見而未必有配合鏡頭的口徑,故市場上亦有濾鏡的轉接環出售。濾鏡千變萬化,種類眾多,但在根本上都是為了達成某種特殊效果的外接裝備。而這篇文章就是為了介紹幾種常見和常用的濾鏡給大家認識,以作參考。

發表於2010年6月21日

遮光罩的用途

遮光罩的用途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人們的裝著長長的鏡頭,前面總是加上一個大大的遮光罩,感覺上好像很帥很專業,但是大家又知道遮光罩的真正用途嗎? 其出現是真的為了外觀比較帥嗎? 現在便讓我們了解一下!

發表於2010年5月27日

離機閃燈 (飛燈) 的技巧

離機閃燈 (飛燈) 的技巧

當大家影相不夠光時, 都會選擇開啓動機頂閃, 但是在很多的情況下使用機頂閃相片出來的效果都十分不滿意; 為什麼很多時候發現其他攝影師的照片使用了閃光燈, 出來的效果比自己的更自然? 我們自己也可能打出這樣自然的光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飛燈。

發表於2010年5月25日

解剖EVIL魔鬼相機

解剖EVIL魔鬼相機

近日大家都會發現市面上多間廠商都推出了一些稱為 EVIL的相機,如SONY的NEX-5 / NEX-3,究竟EVIL是什麼一回事,是否真的那麼「邪惡」?這些EVIL相機跟傳統的Point and Shoot 數碼相機(DC)和數碼單鏡反光相機(DSLR)有何分別呢? 讓筆者跟各位介紹一下!

發表於2010年5月20日

【器材保養】如何保存你的攝影器材

【器材保養】如何保存你的攝影器材

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大多數都只會考慮購買相機的問題,而忽略了如何保養你的攝影器材。今次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保存你的攝影器材!潮濕環境對我們的攝影器材是大敵,因為潮濕環境下會容易滋生的霉菌,萬一不小心霉菌在鏡頭上滋生,輕則影響鏡頭的成像,重則做成永久性的損害!

發表於2010年5月06日

甚麼是快門線?

甚麼是快門線?

任何相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因為按下快門而用力過大導致相機震動、歪斜的情況,快門線就是一種可以控制相機拍照而避免接觸相機表面所導致震動的工具。

發表於2010年4月29日

甚麼是魚眼鏡頭?

甚麼是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是一種特殊的超廣角鏡頭,一般視角接近或等於180°的鏡頭,Nikon 甚至曾經推出超過180度, 達220度的魚眼。由於拍攝出來的影像跟魚類看到的影像十分相似,所以我來稱它們為魚眼鏡頭。大部份的魚眼鏡頭一般焦距都很短,而且大多數是定焦鏡頭,只有極少部份是變焦鏡頭。此篇教學會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魚眼鏡。

發表於2009年11月13日

OLYMPUS PEN EP-1 – 首部單鏡DC

OLYMPUS PEN EP-1 – 首部單鏡DC

OLYMPUS PEN單鏡DC – OLYMPUS PENE-P1突破傳統設計概念,保留DSLR影像質素格式,更把機身減小如DC輕便,機身面積僅如一張美鈔尺寸。其高質素攝影、容易操作、方便攜帶,加上100%數碼化,為近代數碼相機發展帶來新的革命!

發表於2009年6月16日

選購你的第一支腳架

選購你的第一支腳架

腳架可算係攝影者必需品之一,但它也是往往最易被人忽略的。大多數人認為有防震相機, 高感光度(ISO)就不用腳架,其實並非完全正確。無論你是風景、人像,甚至是生態攝影,想提升相片的質素,一支穩定的腳架遠比一支防震的鏡頭更為重要。而且一支好的腳架,真的是可以用上10年或以上,所以投資一支好的腳架是絕對值得的。

發表於2009年5月09日

外置閃光燈的基本知識

外置閃光燈的基本知識

DSLR跟普通DC(Prosumer級例外)的其中一個很明顯的分別便是前者能安裝一個外置閃光燈,用來代替內置的細小閃燈了。很多初學者也未能掌握外罝閃燈的基本知識,現在便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吧!

發表於2009年4月14日

Nikon D5000 – 新款入門級DSLR發佈

Nikon D5000 – 新款入門級DSLR發佈

Nikon剛推出了一部入門級的DSLR - D5000,看spec應該是D90的入門版(CMOS,11點對焦等),有外反顯示屏、720p錄影、Live View、人臉辨認,但沒有了內置摩打,所以自動對焦只支援擁有AF-S或 AF-I的鏡頭,有一點注意的是機頂沒有顯示屏(跟D40/D60一樣),所以應該靠機背來顯示光圈、快門、ISO等,對需要半手動(A/S/P- mode)或全手動的攝影師來說比較不方便。

發表於2009年4月14日

Nikon鏡頭別名破解 – 小黑與小灰

Nikon鏡頭別名破解 – 小黑與小灰

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小白"、"小黑"、"小灰"等稱號真的教人摸不著頭腦,到底這些別名代表甚麼鏡頭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一破解!

發表於2009年3月17日

常用鏡頭配件 – 濾鏡(Filter)

常用鏡頭配件 – 濾鏡(Filter)

各位攝影新手可能在雜誌或互聯網上看到一些名詞如UV、CPL、ND等不知道是甚麼,其實這些都是攝影鏡頭的濾鏡名稱。濾鏡固名思意就是過濾光線的鏡片,通當也會安裝在鏡頭前面,於光線進入相機之前先行把一些不想要的光線隔除以達到一些特別的效果,現在就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一些常用的濾鏡和實際應用吧!

發表於2009年3月15日

四支熱門50mm標準鏡頭評測

四支熱門50mm標準鏡頭評測

在眾多定焦鏡中因為視覺跟人眼接近,50mm一直也是著名的"標準鏡頭",而對於攝影近手來說50mm的定焦鏡不但價錢吸引(但新款的已開始提價),而且有大光圈,更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種焦距,所以不失為入門的好選擇,然而現在有眾多廠商也有推出50mm的定焦鏡,那一支的質素比較好呢?新手又應該選擇那一支呢?讓我們作一次"四支熱門50mm標準鏡頭評測"!

發表於200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