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白平衡 (White balance) – Part 1
不知大家有沒有試過拍攝出來的相片黃黃的,或是顏色總是與實際的不大相同? 其實這就有可能是”白平衡”(White balance)設定錯誤了。
何為白平衡?
攝影就是記錄光線,而光線是由很多”顏色”來組成的,除了日光比較”白”之外,如光管、夕陽、燈泡等其實也是偏向某一種顏色的,這個可以用”色溫”(Color temperature)來表示:
從上圖可以看到,色溫越低,顏色便越”紅”(暖),色溫越高,顏色便越”藍”(冷),下表顯示各種情況下的色溫:
晴朗藍天 12,000 ~ 15,000 °K
日蔭下 10,000 °K
藍天白雲 8,000 ~ 10,000 °K
陰天 6,500 ~ 7,500 °K
日光型螢光燈 6,500 °K
日光 5,500 °K
電子閃光燈 5,500 °K
閃光燈泡 4,200 ~ 5,000 °K
早晨或下午陽光 4,000 ~ 5,000 °K
白色冷調螢光燈 4,500 °K
白色暖調螢光燈 3,500 °K
攝影棚燈光 3,400 °K
石英燈 3,300 °K
攝影棚燈光 3,200 °K
鎢絲燈泡 2,700 ~ 3,200 °K
黎明、黃昏 2,000 ~ 3,000 °K
燭光 1900 °K
“K”是”Kelvin” (絕對溫度),是量度色溫的單位。
如果我們拍攝的環境是充滿著暖光的(如在茶樓的黃色燈泡下),那麼我們的相片便會一片泛黃了,如果我們想相片裏白色的地方(這裏指在日光下看到的白色)在黃燈下也變回白色,那麼我們便要把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燈泡”,或是拿出一張白色的紙來告訴相機”你把這張紙的顏色當成白色吧”。
可以看一下以下兩幅圖的比較:
上面的那幅是用 “自動白平衡” 而下面的是調較後的白平衡,可以明顯看到上面的白色物件會變得偏黃而另一張的便正常多了。
但好照片是否必須一個”絕對正常”的白平衡呢? 怎樣在拍攝前和拍攝後調整照片的白平衡呢? 讓我另文再談~
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