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攝影技巧】小心!4 個錯誤使用「淺景深」的關鍵時刻

作者:發表:2020年12月04日

很多攝影新手在學懂拍攝景深的技巧後,便在每一張相片也用上了淺淺的景深,務求令背景盡量變模糊,突出主角。但其實景深是一把「兩面刄」,不適當地過度使用會令相片變得更差,現在便讓筆者分享一下怎樣善用「景深」令相片更完美吧!

還未懂得拍淺景深?先到這裏學習:新手必學!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先了解:為甚麼要使用淺景深?

簡單來說,淺景深即是把背景和前景變模糊,令對焦清晰的主體更突出,這樣可以把讀者的焦點大幅度地放在要表達的主角上,從而令畫面更有吸引力。另一個好處便是當背景非常雜亂時,淺景深可以令背景虛化,突出主角。

但並不是所有情況也適用淺景深的!

以下筆者便列舉了4個不應使用「過量淺景深」的時刻,各位同學留意啦!

(一) 拍攝風光相片時

當然,拍攝風光相片時沒有規定不可以使用淺景深(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用到!),但因為淺景深會令對焦範圍以外的物件變模糊,所以若果你在拍攝大景如漂亮的夕陽、顏色變化萬千的 Magic Hour 或宏偉的山景時,相片內有一些部分變得模糊,便反而未能表達當時最好的風景了!因此如果你發現風景相片內有些地方在淺景淺範圍,不妨考慮改變一下吧!

(二) 拍攝微距相片時

很多時我們也會調較光圈焦距等套用一點淺景深來突出主角,但有一個情況例外,便是拍攝微距相片了!在微距相片,淺景深可算是「敵人」,攝影師務求令景深可以深一點,因為相片的主角非常細小,只有少許的淺景深便會令要清晰的地方變模糊,因此在拍攝微距相片時,常常會用到 f/8、f/16等細小的光圈了!

(三) 拍攝旅行相片時

很多同學也會犯這個錯誤!在旅行拍攝時,我們也會想紀錄一下到過甚麼地方,當地有甚麼特色等,如果相片內有著很淺的景深,背景(或主角以外的東西)便會變成模糊一片,結果到過那裏,看到甚麼也只有你一個知了!當然,不是每一張相片也要有深景深,很多時候淺景深還是有好處的。但景深需要多淺,攝影師一定要好好衡量,千萬不要把每張相片也盲目套用淺淺的景深啊!

 

當然,一些適量的淺景深可以帶出背景之餘又可以突出主角!

(四) 拍攝有眼晴的大特寫時

各位同學要留意的是,在運用淺景深時,只有對焦點和前後某些範圍會清晰,越離開這個範圍的地方會更模糊,所以當在拍攝有眼晴的大特寫時(例如人像、貓狗寵物等),一定要留意景深會否過淺,特別是當臉孔轉到一邊,兩隻眼晴跟相機有「前後」距離的差別時,影響更明顯。這時可以把光圈收小一點,或是改變拍攝角度,減少兩隻眼晴的「前後」距離。

後記

無可否認,淺景深是一個非常吸引新手拍攝的技巧,但使用時必須了解應用背後的意思,不要一味追求淺景深,這樣對各同學的攝影技巧一定會有所裨益呢!

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

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