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風景攝影】「雲海日出」之鍊成

作者:發表:2016年3月02日

雲海 – 現在愛好攝影的人士對此趨之若鶩,各人走遍各大山嶺就是希望拍攝到壯麗的雲海景致。但雲海都底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又該往哪裡拍攝呢?這篇文章,筆者嘗試為大家介紹香港最方便,最容易到達拍攝雲海的地方,這就是人稱「白果山」的大帽山了。

首先,筆者對天文氣象並不熟悉,所以先在網上找來一些有關雲海形成的資訊,讓讀者較為了解雲海是怎樣「鍊成」的。

雲海的形成

潮濕空氣藉由離子或微塵,將會凝結為小水滴,而這些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在高處我們就稱之為「雲」,在低處則稱之為「霧」。如果這些潮濕空氣遇到來自山頂以及谷底兩股氣流上下急速推擠,而後壓力又突然減弱,即會產生絕熱效應而形成呈平行帶狀的遼闊雲層,從高山之上觀之,狀似翻滾的白茫茫大海,因此稱之曰「雲海」。

雲海並不是隨時可見的。一般而言,我們想看到雲海,就應該要具備「兩高一低」的條件:

(一) 地勢要高

所處地越高,越能穿越雲層,否則不是處於霧中就是得仰頭看雲。一般來說,大約地處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方,較有機會看到雲海,1000公尺以下者,也不是沒有機會,只是要少的多了。而且若所處地能夠俯視山谷。四周的群山就像個盆子一樣,將水氣聚集起來,能拍到雲海的機會便較大。所以在香港拍攝雲海,攝影人士大多會向香港最高的三座高山出發,分別就是大帽山、鳳凰山及大東山。

(二) 濕度要高

如文章開首初說,雲海的形成是依賴潮濕空氣所形成的,根據不負責任的蒐證,雲海出現的日子大多是濕度達85%以上的,也就是可以推斷,愈潮濕的天氣,出現雲海的「機會」便會愈大。

(三) 風速要低

一般而言,風速盡量不能高於3級,以1至2級為最佳,因風速太高會沖散潮濕的空氣,致小水滴難以凝聚,自然就形成不了雲海。所以出發前,要緊密留意風速和風向啊!

看雲海的時機都在清晨以及黃昏的時後。太陽升起之後,雲層往上升而後四散;太陽下山之後,雲層往下降,凝聚在地面而形成霧。另外,季節也會有影響,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四月,因東北季候風的影響,較容易看到雲海。

終於…終於也進入文章主題了…

大帽山的資料,在此暫不作詳述,因為網上有太多詳盡的資料了。

而大帽山為何多年來被叫作「白果山」呢?因為在路程而言,實在是太方便了,乘計程車就能直達閘口,而且需步行的路程甚短(不像大東山和鳳凰山行個半死不活的)。而容易到達的地方,就自然很多人會到達拍照,數個月下來,拍到大景的可能少之又少,甚至無功而回(筆者也曾多次相機也沒有拿過出來)。「白果山」之名自然不脛而走。

以下,筆者分享一下在2015年2月16日大帽山所拍的雲海照。

1
到達時,荃灣方向的大廈上方而泛起一陣琉璃霧氣,可惜到達的時間太遲,拍不到最漂亮的時刻。

2
山谷間積存了一層一層的雲霧,令筆者不得不自拍一張剪影留念。

3
臨近日出,遠方突然湧起一層雲浪,淹沒了前方的各個山頭。

4
在新月的映襯下,雲海的翻騰更令人著迷。

5
晨曦的色彩漸漸呈現,谷間雲海在慢快門下如絲般幼滑。

6
在晨光微弱的光線下,仍能清楚地看見一彎新月掛在天空上,以著名的龜石作為前景,拍下了這令筆者相當期待的畫面。

7
太陽在千呼萬喚下終於升起來,如浪般的雲海,夾雜山谷間的雲霧,活像置身於仙境中。

8
以特寫角度拍下雲海的洶湧。

9
面對如此美景,豈能不燃燒快門?

10
離開時,雲海仍未消散,只是已沒有了日出時的色彩了。

有關拍攝雲海的照片及資訊很多,拍攝雲海的大師更多,所以這篇只是分享一下當天的喜悅,不敢班門弄斧。感謝各位閱畢整篇文章,期望各位也能拍到理想的日出雲海照,謝謝各位!

拍攝器材:

CANON EOS-1DX
CANON EF16-35mm f/2.8 II USM

後製軟件:
ADOBE Lightroom 5 及 ADOBE Photoshop CC

個人專頁:
MUG Photography

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

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