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apse教學】超實用!縮時攝影的前期和後制應用
拍攝風景、縮時攝影時,因為這世上沒有完美如人眼和大腦的相機,所以要展現出完整肉眼所見的風景,後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在拍攝《東京風景》後,筆者便花了一個月在後期處理上,希望可以藉這次機會分享一些前期拍攝和使用 Adobe CC 2015 的使用心得!
學習前注意:
- 你需要用 Lightroom CC / Photoshop CC 來作後製,請按 Adobe CC – 下載及安裝攻略 先安裝相關軟件;
《東京風景》
片長5分09秒 , 由超過12,000張RAW 照片組成 , 拍了一個月時間, 超過30個景點和2000公里的車程. 連同前期後期工作, 總共秏時超過三個月 :
YouTube Link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Qq9N6JrB0
前期拍攝
雖然後制可以彌補一些相片的不足,但事後需要花的工序和時間非常多, 所以前期需要得到最接近成品的拍攝.
在縮時攝影中, 每張照片之間的間隙掌握是基礎, 以一般24/25張一秒去播放,
我的經驗是日出時拍1.5小時,由天有點光到太陽完全出來, 我會以10-11秒的間隙去拍攝.
雲的流動或是火燒天的大景會比較快,所以我會以5-7秒一張拍攝.
拍攝星空,每張照片需要的曝光時間相對的長, 相機sensor 又會因連續曝光而負擔太重,需要時間散熱, 而如果每張照片需要20秒曝光, 則間隙需要約3-5秒做緩衝,否則相機或會強制停用以保護Sensor .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 Japan FUJI
RAW-> JPEG (Lightroom CC)
雖然raw file是很大, 在處理和貯存使用電腦大量空間各硬牒位置, 也會浪費大量時間在等待轉存各讀取上 ,但raw 檔的色深,動態範圍和後制空間也是JPEG 無法企及的.
告別了CS系列之後,來到了CC的年代, Lightroom的功能更加完善, 也持續地更新可讀最新相機型號的raw檔 .
光差在風景攝影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拍攝raw檔,配合Lightroom的多樣化功能, 可以令肉眼感受到的震撼還原出來,
值得一提是Lightroom CC 新增了 dehaze (去霧化) 的選項. 簡單便可以突出照片的對比和反差,另外亦不像前作的「清晰度般有很重HDR的感覺. 而反過來使用也可應用在柔焦人像一類的效果,非常實用.
Deflicker (LRTimelapse ,Lightroom CC)
Deflicker 上我習慣使用 LRTimelapse ,其功能不在此論,在Lightroom Timelapse 做好運算後,便可輸出到Lightroom 利用Metadata 做一些批次處理 ,Lightroom 的強大批次功能,在這方面非常節約時間.
由日出前到日出,光差達10000-20000倍,已然超過了最好的相機的動態範圍2-5倍之數,直逼人眼極限,在以往,縮時攝影面對如此難題亦是非常困難去完成,前人稱之為聖杯 .
而現在靈活使用Lightroom CC 和Lightroom Timelapse 則可以制作出如肉眼所見的美麗世界.
減震 (After Effects CC)
拍攝時腳架必須要穩固是常識,但有很多機會無法好好做到這一點 :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JAPAN FUJI
以上這照片拍攝時超大風,使用的是長鏡頭,震動明顯.
單一照片倒沒什麼問題,但在縮時片段中則不能接受.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JAOAN Domou
這縮時片段在大橋拍攝,每當大型車輛經過都會做成震動,在這些情況下,Adobe After Effect 的減震功能非常有用
運鏡、偷像素 (After Effects CC )
跟Video 一樣,進行後制運鏡是為了畫面免於沉悶,AFTER EFFECT 的運鏡方式選擇非常多,可以選擇在片段任何時間點,畫面任何點,移動至任何位置,真正做到心到手到.
在後制的過程中,需要保持高像素的畫質,但配合運鏡或前期拍攝未及完善的情況下,像素未必能夠供給運鏡需要,這是利用scale 去「偷像素」便變得非常有用了.
JAPAN ,SkyDeck Night View
在YouTube 第一條8K Video 便是由6K Video以AE ‘’偷至4320P的8K解像 ,在我制作4K 東京風景時,一些前期拍攝問題,例如反光需要大幅剪走畫面,修正傾斜而損失大量像素的情況下,經常需要把原畫面放大至120-130% 進行運鏡.
在CC 版本中,預覽合成影片、圖層和視訊素材。選擇直覺式預設行為、建立自訂預覽用於不同的觸發項目,或回復為舊有的預覽行為,只需按幾下即可完成。
制作片頭,片尾 (Photoshop CC)
雖然可以直接在Premiere Pro CC 制作一些片頭或過場,但我還是習慣在Photoshop ,以JPEG 形式先完成開頭結尾等,最後插入片段內. 相較於直接在影片程式中設計,Photoshop 明顯有更大的好處.
在Photoshop CC ,相較於前作,其中一個更新日所有設計中更能取用字形的字形面板.
總結 – 最強大,同時對電腦要求最高的軟件
Adobe CC的各個軟件相對於前作,在使用控制上和功能選擇都有提升,更支援64BIT處理 和4K,6K,8K等超高解像輸出處理,可是也有缺點 .
筆者使用兩台16gb ram ,4核心的電腦去處理timelapse,才勉強足夠使用CC 版本的軟件,使用家中的8gb ram 電腦去跑,則時有掛機,甚至出現程式錯誤需要重新開始,看來在使用CC ver . 的強大功能前,需要花一點預算去購置效能高一點的電腦了.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Photoshop CC 2015
Japan ,Kawaguchigo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Photoshop CC 2015
JAPAN,Shinjuuku
Processed by Lightroom CC ,Photoshop CC 2015
JAPAN ,milky way 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