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15年4月4日『月全食拍攝攻略』

作者:發表:2015年4月02日

2015年4月4日連環四月全食之『三』

事隔半年,香港又再出現月全食,突然發覺有很多月全食出現~

2015年4月4日的月全食,原來是自2014年4月15日開始的「連環四月食」的第三環。「連環四月食」是指連續四次發生、每次相隔六個滿月的月全食。

餘下的一環月全食將於2015年9月28日出現(但香港不可見)。

香港市民如錯過此次月全食,將要到2018年才再有機會觀賞。

下一次「連環四月食」將會在18年後2032年至2033年出現。

Total Lunar Eclipse_v2

————————————————-

月食成因

地球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陰影,稱為地影。

地影分本影區和半影區。本影區指沒有受到太陽直射區域,而半影區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產生月食現象。

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看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過大氣層,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紅銅色。視乎月球經過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

有時月球並不會進入本影而只進入半影,這就稱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要細心觀看才察覺。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pre20150325

————————————————-

食程介紹

[table class=”table-striped table-bordered” th=“0” colwidth=“35%” colalign=”left|left”] “半影食始”,”月球剛剛和半影區接觸,這時月球表面光度略為減少,但肉眼較難覺察。”
“初虧(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由東緣進入地影的一刻,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僅月全食)”,”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的一刻,並與本影第一次內切。”
“食甚”,”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此時前後月球表面呈紅銅色或暗紅色(適用於月全食)。”
“生光(僅月全食)”,”月球開始離開地球本影的一刻,並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
“復圓(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完全離開地球本影,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半影食終”,”月球離開半影,整個月食過程正式完結,但肉眼較難覺察。”
[/table]

————————————————-

*是次月全食為『帶食而出』

意思是月食初虧發生於月出之前,月球東面升出前已進入地球本影區。(以下資訊參考香港天文台)

初虧 6:15pm

地平線以下,不可觀測

月出 6:34pm

帶食而出(方向)東(方位角)96度(仰角)-1度

食既 7:54pm

(方向)東(方位角)104度(仰角)17度

食甚 8:00pm

(方向)東(方位角)104度(仰角)18度

生光 8:06pm

(方向)東(方位角)105度(仰角)20度

復圓 9:45pm

(方向)東(方位角)120度(仰角)40度

下圖:香港月全食模擬(stellarium)

食程圖片

—————————————————–

拍攝技巧:

親民攝月玩法:用放大攝影法,手機都可以影到月球環形山。

一般人都以為要拍攝月球表面,要駛用昂貴器材,其實一支百餘元的雙筒,配你一部有影相功能手機,都可以做到。

放大攝影法:拍攝望遠望已放大於目鏡上的影像,雖然光度與質素會因多重鏡片折射而下降,但可以將影像放大多倍進行拍攝,而且價格十分親民。

間隔廣角拍攝:

以隔時拍攝方式,將相機固定腳架上,再以24~35mm焦距鏡頭,廣角範圍拍攝月全食過程。

如果想輕鬆間隔拍攝月全食食程效果,可以購買間隔快門線來幫助拍攝,市面上十分多不同種類,但最好選一些,有傳統Hold設計的較好,會較靈活。

建議每5秒拍攝一張,最後可以從相片中,抽出不同時段的相片,以處理星流跡相同手法,以Startrails(PC)/StarstaX(Mac)作疊合。

TotalLunarEclipseTrails copy

特寫拍攝:

建議400mm以上但不要超過1800mm (請參考後段的「拍攝焦距比例圖」),特寫能將月球上的細節表現,配上全食一刻的紅月亮,十分珍貴。

但要留意,當月球進今本影區後,光度會十分暗淡,有必要提高ISO以增加快門速度,如要清晰最好不經小於1/250s及要穩固的腳架及雲台。

心得:

善用原光元件大小,令焦距增倍,FF機雖然質素高,但對於超遠距離拍攝,用一樣的鏡頭,落在APS-C/M4/3系統,能更得心應手,得到更大影像。

APS-C x 1.5(500mm x1.5 = 750mm)

M4/3 x2 (500mm x 1.5 =1000mm)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留意,因月全食光度變化,十分受大氣質素影響,故要當時調節曝光,未能提供曝光數據,建議以ISO400為基礎,調較光圈與快門遷就。

—————————————————–

全食程記錄:

月球經過地球本影時,不同位置的光度也有改變,由其進入本影與離開本影時的重要時刻,一定要好好記錄。

如大家選擇以特寫記錄整個月食過程,拍攝後可以用一些平面設計軟件,將每一個記錄過程排列,做出整個月全食的珍貴記錄。

Total Lunar Eclipse

貼心小貼士:拍攝焦距比例圖

究竟多長焦距才夠拍攝月亮呢?筆者建議如要影特寫,而又沒有天文追蹤用的赤道儀,1000~1500mm是最好的攝月焦距。

月食焦距比例

—————————————————–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月全食,香港太空館將會於4月4日,安排星光大道有觀測活動。

螢幕快照 2015-04-01 下午03.24.23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更多星空創作資訊,歡迎分享及追蹤MewChu Facebook/Page

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

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