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分析】為甚麼8個月也賣不出的房子,靠專業相片8天便賣出了?
在美國Orlando有一間房子在網絡上刊登了整整8個月也未能賣出,因此屋主請了專業攝影師 Harry Lim 替他們重新拍照,令人驚訝地,在新相片發佈之後的8天,這間房子便順利有人接洽了!究竟怎樣的房屋銷售相片才可以突出優點,吸引潛在買家呢?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各位不妨參考一下!
文章末端有總結,希望幫到各位有需要的同學!
先看看原本的房子相片: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天空有藍天白雲
- 主體(房屋)曝光正確明亮
- 修正了建築物於近距離拍攝時產生的變形問題 (看看連路牌也是直的)
- 清楚地有其他東西陪襯 (如相片右邊的小樹)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不把無關的東西入鏡(Before相片右側的櫃子),讓相片有重心
- 光線平均,不會有地方明顯偏暗
- 屋內顯得較明亮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利用透視原理,近大遠小,把廚房顯得更寬敞
- 包含了客廳的sofa,令讀者知道是開放式廚房
- 整體曝光正常明亮,沒有偏暗的情況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桌上有漂亮的裝飾,不至於空空洞洞的
- 留意背後的房間很明亮,不會顯得黑暗無光
- 降低了顏色飽和度,令人看得較舒服
- 移走了靠近相機的椅子,令房間不會顯得很小(因為椅子會看起來很大)
- 小櫃子的枱橙也亮了,有更多光源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移走了房間兩旁的櫃子,令房間顯得有更多空間
- 利用廣角鏡收納更多,令房間更大
- 降低了飽和度,讓讀者感覺更舒服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避開鏡子內的雜亂倒影
- 光線平均明亮,不會黑黑沉沉的
- 拿走了無關的私人物件(如牙刷、毛巾),鋪上新的地毯,這樣不會令人有是二手房屋的感覺
- 廣角鏡增加空間感
- 修正鏡頭變形,令相片看起來更端正

Before

After
▲為甚麼後者比較好?
- 移走了一些稼私和雜物,增加空間感
- 枱面的橙開了,讓房間有更多光線
- 白平衡調得溫暖一點,令房間感覺更warm、更舒服
總結
看罷以上的圖片和分析,是否覺得經專業攝影師拍出來的相片分別很大呢?總結而言,在拍攝房屋相片時,一定要留意以下數點:
- 沒有人喜歡混亂、細小的房子,因此拍攝前要把無關的家具移走,創造更多空間感;
- 利用廣角鏡可以令房屋顯得更大;
- 記得在後期修復廣角鏡帶來的變形,令房子不會顯得東歪西倒的;
- 光線非常重要,確保相片每個角落也有平均的光線;
- 最好拍攝RAW檔,便於在後期把暗位調亮一點 (看看怎樣做);
- 角度要小心選擇,相片要有重點
- 白平衡配合該房間的感覺,要感覺清爽明亮還是溫暖?
- 拍攝時記得利用三腳架,確保相片清晰
這個週末便替自己的家拍一輯專業相片吧!
(Photos from harrylimphotoblog.com)
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3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