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道行者 (一) 影石頭論
首先感謝各位收看小弟的「如何拍好你的老婆」系列文章。我是一個喜歡談攝影的人,尤其是對著(不太懂攝影的)老婆。一天,老婆以社工輔導問題少年的口吻跟我說:「其實你如此多理論,不如寫下來吧,或許對你的病情有幫助。」
因為這一句話,從今起,我新開了一個篇章,叫「攝道行者」,內容主要是談一些形而上的話題,而且不是甚麼鐵律定理,只是一些我對攝影的主觀感覺。
以文會友,是這個新篇章的主要目的。歡迎大家多多留言及指教。
* * * * *
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永恆問題:當人們得悉你是一位「龍友」,準會請教你:我最近想買相機,有甚麼好介紹?
對於一些輕度用家,攝影是用作日常生活或旅行紀錄,我的建議是輕便為主。因為這是攝影第一定律:
「相機多好也沒用,不拿出來拍照,它只是你家中的一個擺設、或者是背包內的一個法碼。」
實在見過很多人,買了一部功能強勁的單反相機,起初喜天歡地,天天拿出來把玩、拍攝,但過了一陣子問他,相機用得怎樣,他就會支支吾吾的跟你說,最近已很少帶出街拍照,原因是太重,不夠輕便。
我甚至聽說過有朋友去旅行,明明帶了一部已算輕便的無反相機,但最後只是長期放在背包,當女伴叫他拍照時,就拿出手機咔嚓一下便算。
不要高估自己對攝影的熱誠,多大的熱誠也敵不過悶熱天氣下陀著沉重的器材在街上遊走。
以上是對輕度用家的建議。對於矢志以攝影為終生興趣的人,在購買器材上,我的意見是:
「怎樣的境界,就用怎樣的器材。」
初學攝影的人,很多時都會遇到一個難題:當入門級、半專業級及專業級三部相機陳列在眼前讓我選擇時,我問自己,該當選擇哪一部?
有一派人會跟你說,初學就先買一些入門級器材試試,待確定自己喜歡攝影後再升級也不遲。另一派則持相反意見,認為反正遲些兒都會升級,何不一步到位,早買早享受?
我本身是偏向初級的人就用初級或中級的器材。當然,攝影是一種玩意,經濟許可下,購買高級器材討自己開心也無不可。不過,在學習的層面而言,在未對攝影有一定認識前過早使用高級器材,反而會窒礙攝影觸角的發展。
為甚麼?我有一套理論,叫「影石頭論」。
假設你初學攝影,買了一套超絕頂級的相機及鏡頭,無論發色,解像力,銳利度,暗位表現,散景表現等等等等,都是頂級得無以上之。於是你拿著相機走到街上拍攝,你將光圈放到最大,拍下了地上的一塊石頭,回家在電腦屏幕上一看,嗚哇,乖乖不得了,散景油潤得如化開了的奶油,中焦的地方銳利無比,就連石頭上的青苔上的小水珠上的微塵也清晰可見,而且色彩也飽和得不失層次,暗位表現乾淨而豐富,整張相片看上去,以為拍的是一塊寶玉而非石頭。
於是你喜天歡地跟別人分享你的成果,朋友都稱讚你的相片很漂亮,如是者,你往後的攝影道路,就是沉醉於散景與發色的泡泡浴中。
有時候,你以為是你拍了一張漂亮的作品,但如果剔除畫質散景發色等元素,相片再無其他可取之處時,那麼,這張漂亮作品的攝影師,就只不過是那個相機品牌。
我不是叫大家鑽牛角尖,永遠用最低級的相機去拍攝,畢竟畫質也是作品成功的一部份。我的意思是,你手上的配備,最好跟你的技術層次相約,才能發揮「最大公倍數」。
不要讓器材駕馭你,也不要讓器材拖累你。
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ictsephotography
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