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心得】遠 | 近
這次分享的技巧是 wide shot vs tele shot,意思是用甚麼依據去平衡相中環境和人物的比重。當然,shot selection每個人可以不同,也不會有的定的答案。我所強調的是希望透過分享筆者的拍攝思維,引導大家去探索一下自己背後的reasoning。
影wide shot(環境比例較大)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會讓人感覺看不清樣子,但有時看不到樣子也可以是優點 :) 。筆者會以以下情況考慮:
- 環境:如果有好的環境及線條,何不將人物放入環境的構圖中,總好過每次 “環境+人=到此一遊相”吧。另外,當女兒心情不佳、扭計時,這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人物比例較細,人物的情感表達要求較低 (即是看不到女兒的扭計樣) :)
- 相片展示的方法:相片在相機LCD mon、4R相,還是在 30″ X 20″ 的油畫上展示是完全不同的,拍照的時候可以先想想相片的展示方法。在3″相機mon上看不清楚樣子不代表在油畫上看不到。
- 其他:怕悶 (對,就是怕悶),有時拍wide shot 就好像把 3D 變回 2D 一樣,以線條及圖案去構圖,變化較大。
影較close up (人物比例較大) 筆者最的大考慮是:
- 表情:正因為近,在面上的情感表達亦會越清楚,一張表情不好的照片相信大家都不會保存在硬碟吧。
- 光線:人的臉好不好看除了先天之外,最大的影響便是光線和影 (在拍攝上),所以越近就應該有越好的光線(或陰影)照在面上。
拍出一張滿意的相不簡單,尤其是替小朋友拍攝便更加困難,因為小朋友的心情和表現未必與預期一樣,所以不應該每次出去玩都要求有靚相,平常心,如果發現有好的環境想影就下一次再去,攝影的同時亦要享受與女兒玩的時間呢!
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5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