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讀者投稿] 拍與不拍?「克制才是最難」

作者:發表:2013年9月09日

(本文作者及攝影:Ryann Chan)

文字經Fotobeginner編輯略作修改。

↓↓喜歡的請讚↓↓

在這一年半以來,因為香港社會實在「非常和諧」的關係,我自己和一班朋友們刻意地走出了固有的自己的生活圈子,去親身接觸和關心一班在基層生活的朋友,仍因此而和他們建立了一定的深厚感情。同時間我仍把我有的能力貢獻出來,就是擔當了一個社會的紀實影師,仍因為這樣我看見不少關於社會紀實的不是地方。

雖然2013年是「攝影是基礎人權自由,藝術創作,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的時代,攝影者應一樣會受到人性道德的約束。當拿起相機的時候,攝影者的臉是被擋住的,但被攝者是不的,攝影者的身分是無私的,這是很大的權利,沒有控制好自己攝影欲望,很容易在這力量中迷失。

我在網上看見很多關於反映社會黑暗一面的題材的作品,舉個例子:曾經有張相片是一個年輕攝影師拍攝,他拍了一張相片名為「香城的拾荒長者」,更配合上近來的大熱新聞 - 香港貧富懸殊的議題,而他使用了冷暗的修圖方式,那可以說是一張「有深度的作品」。

1

但你們有否考慮過被攝者可能會因為這一張相片,而被其他人標籤他是異類呢?更有可能因為這一張相片令他被食物環境專員檢控之類?我不是隨便猜度出來的,實有事例可援。

拍攝出「他人的不幸」與「社會現象」,如我所講過的「香城的拾荒長者」可能很具衝擊力的攝影題材,但假設沒有相對應的理念或是付出,則也很容易被詬病為「消費他人的不幸」,是極為不尊重和自私的行為。

明白正面特寫是會令相片變得更吸引,但矛盾地,請盡可能不拍他們的正面特寫, 那是紀實攝影中的一點尊重。

2

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

希望您在這裡獲得了寶貴的攝影知識!

不要錯過官方最新推出的電子書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全書分為二十二個單元,每個單元再細分十多個題材,由攝影心理訓練,到實際的相機設定、鏡頭選擇應用、必學構圖、後製技巧、實戰分析等也一一無私跟你分享。內容包含超過438頁、178個攝影秘技,配合345張精美相片協助學習,務求讓你於30天內大幅提升攝影功力!一次購買後無限更新及閱讀。適用於各款DSLR(單反)、Mirrorless(無反/微單)、Prosumer級相機等,不論品牌型號,舊顧客也可免費下載更新版!

本週進行6折推廣,優惠期即將完結,立即購買

2024 數碼攝影終極攻略